湖北因水而兴,得水独优,境内江汉交汇,湖库密布。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湖北江河湖库数量优 势转变为“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优势,“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不断重现于荆楚大地。

2022年,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22﹞456号)要求, 各市依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筛选上报美丽河湖案例15个。经组织专家评审,拟将清江等9个水体进行案例展示。 每个水体的展示材料包括对比图片、视频短片和文字说明。如对展示河湖有异议,请以来信、来电反映至省生态环境厅。

联系电话:027-87163365

通联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346号 省生态环境厅流域处 430072

省生态环境厅

美丽河湖——圣水湖

圣水湖治理

  • 摘要

    一、突出问题

    圣水湖湿地公园位于竹山县上庸镇境内,上庸镇是在潘口电站修建后建成的移民新镇,大部分农户原有田地和房屋已被淹没,有8000名居民在移民安置工程搬迁后以围网养殖、水上餐厅为生,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占比逐渐增多,导致部分区域水质恶化。

    二、主要做法。

    圣水湖湿地公园2012年12月31日成功取得国家试点建设后,县委、县政府迅速研究部署,结合上庸移民新镇公共设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绿色乡镇”“省旅游名镇”创建和“4A”景区打造,以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安全治理为抓手,将湖北竹山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各项建设上升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首位战略”,下大功夫改善湿地环境。

    一是高标准规划设计。将生态环保贯彻湿地恢复、保护、建设始终,瞄准省内领先、国内高端目标,聘请了规划设计团队,结合圣水湖湿地特点为我们设计出了有竹山特色的《湖北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中国.竹山圣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和圣水湖所在地《竹山上庸集镇建设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蓝图,同时聘请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总监、湿地专家为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首席顾问,借助专家的指导把脉建设方向,为后续高起点建设垫定了基础。二是以生态保护为主线,加强湿地修复。投入资金497万元,完成圣水湖周边生态植被恢复311亩、荒山绿化774亩、封禁治理800亩。投入资金480万元,治理圣水湖小府咀山体滑坡7970平方米,修建上庸码头生态护坡330米、7780平方米。三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导,加强污染治理。投入资金11139.6万元,建成人工湿地2块、垃圾填埋厂2座,实施苦桃河流域治理,圣水湖防洪排渍电排建设,并相应完成与之匹配的地下管网、湿地植物栽植、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等基础建设。完成圣水湖周边改厕改圈1600户,拆除乱搭乱建构筑物277处,治理卫生“死角”468处,收回乱挖乱占林地52块。四是加强生态修复,共抓联防联治。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先后设立了监测管护站1处,建立了由海事局、水产局、湿地管理局组成的湖区水上巡护联防队3个、镇村联防巡逻队12支,设立水上巡护路线3条,水质监测点4处,聘请了日常巡护员6名,公益岗2名,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力加强了巡湖管湖力度。五是推动生态产业绿色发展。在湿地周边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扶持壮大了茶叶、中药材的种植和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建设。目前,培育市场经济主体381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5个,茶叶面积已发展到 453.06公顷,林果、药材等林特基地达到 400公顷,蔬菜基地面积达到 21.3公顷,圣水湖区域内共有休闲农庄和“农家乐”12家。引进圣水湖旅游公司,整合了当地特色“庸”文化,形成了“古韵水乡、风雅上庸”的竹山县生态旅游新景点,吸纳了当地大部分居民在家创业,投入旅游民宿、餐饮行业。

    治理成效:

    通过保护与恢复建设,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稳中有升,水质由原来的Ⅱ-Ⅲ类改善为现在的Ⅱ级以上,部分区域水质达到了Ⅰ类标准。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鸟类由49种增加为89种,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秋沙鸭、鸳鸯、绿头鸭等国家Ⅰ、Ⅱ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在圣水湖栖息。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转型跨越和“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经验启示:

    竹山县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基础,下定决心,改善圣水湖湿地环境,敢于啃硬骨头,整治污染源头,奋力守护竹山人民的“水井”。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实施产业转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障了人民的“饭碗”,让群众看到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 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竹山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鄂西北山区腹地,属于汉江水系的第一大支流“堵河”水系,是竹山县修建潘口水电站建设截留后形成的人工库塘型湿地,公园长年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和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圣水湖自2012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设立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建设以来,在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受损湿地、改善公园水质、建强机构建设的同时,积极贯彻“两山”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累计调水约100亿立方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10月25日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7月被湖北省林业局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是竹山县美丽河湖建设中的优秀案例,为该县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突出问题

    圣水湖处于秦岭地槽,大巴山、武当山的结合部,具有其特殊的地理、水文、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由于是修建水电站后截留形成的人工库塘湿地,在环境修复和生态发展上存在诸多难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自然修复难。圣水湖区域内的来水由西、南两支源流汇合而成,多年来平均径流量达51.70亿立方米,每年的汛期流量占全年83.7%,水位较高,水量极其丰沛。圣水湖属于多沙河湖,以悬移质泥沙为主,公园河流两岸主要母岩为千枚岩,土壤类型为潮土、石渣子和黄棕壤,土层普遍偏薄,保土能力和抗侵蚀能力差。多种因素导致湿地公园内水体流失严重,存在多处山体滑坡,一旦地表遭到强降雨及其他外部破坏后,水土流失更加严重,依靠植被修复根本不可行,自然修复起来难度很大。

    (二)传统渔民较多,上岸就业难。圣水湖湿地公园位于上庸镇境内,而上庸镇是在潘口电站修建后建成的移民新镇,大部分农户原有田地和房屋已被淹没,有8000名居民在移民安置工程搬迁后“靠水吃水”以渔业、水上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生。圣水湖湿地公园建设启动后,仍有围网养殖、水上餐厅、采砂等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的生产生活现象。因此,迅速整治库区环境的重要之重是要劝导渔民上岸,确保渔民稳就业。

    (三)社会管控面大,日常监管难。湿地公园共有3255.2公顷,内有13条支流,较大的有苦桃河、深河,面积涉及上庸镇、溢水镇、深河乡、潘口乡四个乡镇,另有一处与竹溪县交界的两县交河流汇口。由于湿地面积涉及面较广,库区周边居民多,监管范围大,无法实行全封闭管理,所以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隐患较多。在监管未完全覆盖的条件下,污水直排、畜牧养殖、捕鱼钓鱼等行为屡禁不止,导致了部分区域水质标准不等,使圣水湖管理局水质始终徘徊在Ⅱ-Ⅲ类之间。

    二、主要做法。

    圣水湖湿地公园2012年12月31日成功取得国家试点建设后,县委、县政府迅速研究部署,结合上庸移民新镇公共设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绿色乡镇”“省旅游名镇”创建和“4A”景区打造,以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安全治理为抓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导精神,对照《湖北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年--2020年)》,将湖北竹山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各项建设上升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首位战略”,下大功夫改善湿地环境。

    (一)“三个有力”夯实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有力。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期启动后,以县级层面成立了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由分管农业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督办协调、各项建设落地。组织林业、水务、环保、农业、畜牧、住建、规划、旅游、发改、交通、财政以及相关乡镇等30多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对照任务清单,各司其责、合力攻坚,落实建设任务。形成了顶层核心引领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成员单位具体抓的组织格局,从组织层面创造了强大的建设合力。谋划运筹有力将生态环保贯彻湿地恢复、保护、建设始终,瞄准省内领先、国内高端目标,聘请了规划设计团队,结合圣水湖湿地特点为我们设计出了有竹山特色的《湖北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中国.竹山圣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和圣水湖所在地《竹山上庸集镇建设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蓝图,同时聘请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总监、湿地专家为竹山县生态文明建设首席顾问,借助专家的指导把脉建设方向,为后续高起点建设垫定了基础。参与建设有力圣水湖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全县先后有26名县级领导联系圣水湖周边村庄环境整治、“十星广场”、停车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上庸码头、三盛码头、黄州庙码头、人工湿地、苦桃河流域治理、水土保持“丹治”治理、农业生态产业发展、滨河游步道、库区荒山绿化、库边生态恢复、宣教中心主体用房、滑坡治理等19个建设子项目,领衔34个单位的100多名干部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开展跟踪保障与服务。累计投入资金达到2亿多元,其中圣水湖湿地公园直接投入建设资金900余万元。

    (二)“三个严抓”加强生态修复。一是抓水源保护。近年来,我县将圣水湖湿地公园全部纳入自然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一任何名义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开展违法建设活动,并组织水产局、海事局全天候进驻圣水湖,加强巡视巡查力度。伴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和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强力推进了圣水湖湿地保护规范化建设,逐步取缔了全区所有渔业养殖。二是抓联防联治。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先后设立了监测管护站1处,建立了由海事局、水产局、湿地管理局组成的湖区水上巡护联防队3个、镇村联防巡逻队12支,设立水上巡护路线3条,水质监测点4处,聘请了日常巡护员6名,公益岗2名,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力加强了巡湖管湖力度。三是抓严格执法。全县组织森林公安、环湖各乡镇定期开展大规模打击滥采、滥伐、滥猎野生动植物的专项行动,并对圣水湖湖渔业生产秩序及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集中整治,收缴放生非法捕猎、贩运和经营的野生动物,对严重违法行为给与行政刑事拘留,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成立清库领导小组,取缔拆除2400个网箱,2392米围网,临时搭建的水上餐厅、钓鱼台已全部拆除,切实实现了退养还湿。

    (三)“两个加强”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一是以生态保护为主线,加强湿地修复。投入资金497万元,完成圣水湖周边生态植被恢复311亩、荒山绿化774亩、封禁治理800亩。投入资金480万元,治理圣水湖小府咀山体滑坡7970㎡,修建上庸码头生态护坡330m、7780㎡。二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导,加强污染治理。投入资金11139.6万元,建成人工湿地2块、垃圾填埋厂2座,实施苦桃河流域治理6.2km和圣水湖防洪排渍电排建设,并相应完成与之匹配的地下管网、湿地植物栽植、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等基础建设。完成圣水湖周边改厕改圈1600户,拆除乱搭乱建构筑物277处,治理卫生“死角”468处,收回乱挖乱占林地52块。通过治理,确保了圣水湖水质,现发现中华秋沙鸭、鸳鸯、鸬鹚、小鸊鷉、绿头鸭等国家Ⅰ、Ⅱ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在圣水湖栖息。

    (四)“三化”提升科研监测能力。监管活动常规化。设置上庸巡护监测站点1处,在上庸镇管护站周边、重要出入口、水流交汇点、重要生态保育区等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添置巡护监测船1艘,聘请公益岗一名,负责湿地公园库面区域的日常巡护管理。购置了望远镜、观鸟单筒镜、数码相机、摄像机、多参数功能水质分析仪、水位自动记录仪、对讲机等一批生态环保监测设备,全面掌握湿地公园动态情况。监测手段科学化。委托地方环保监测站、气象站、水文站进行协同监测,建立了水文、水质、野生动植物等各类监测点,开展一系列科研监测工作。每年开展包括鸟类、鱼类、植被、水质等多项监测工作,并结合疫源疫病监测和外来物种调查活动,形成了常规化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广泛搭建科研平台,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先后建成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地,湖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监测档案系统化。不断积累历年监测成果,并建立监测数据库,公园管理局的监测档案逐渐完善。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取得了扎实成果,鸟类分布记录就从2012年的49种增加到2016年的89种。

    (五)“三个建立”实施科普宣教。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导向,深度挖掘当地“庸”文化历史,围绕“圣水,孕育古庸文明,造福华夏大地”的宣教主题,建设湿地宣教体系。一是建立科普宣教中心。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间文化设置了建筑面积335㎡的湿地科普宣教馆,配备专业宣教员,免费为当地居民和往后游客科普湿地实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教教育活动。二是建立宣教展示区。建设了生物多样性宣教长廊、湿地宣传广场、“十星文化” 和“庸”文化宣教橱窗(馆)、湿地主题宣传小径、湿地主题宣传亭等户外宣教区,加强周边居民生态思想教育熏陶,促进圣水湖湿地社区共建共管。三是建立宣教队伍。组织当地居民及周边学校教师、政府机构干部、村干部成立湿地宣教志愿服务队,结合“湿地日”“爱鸟周”“世界水日”“环保日”举办志愿者进湿地,中小学生入湿地,退休干部、人民群众座谈湿地等活动,发放宣传画册,与老百姓进行面对面湿地科普知识宣传,全方位、多举措培育群众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开展宣传教育,集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环境卫生状况大大改观。

    (六)“两业发展”稳住渔民就业。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在湿地周边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扶持壮大了茶叶、中药材的种植和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建设。目前,培育市场经济主体381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5个,茶叶面积已发展到 453.06hm2,林果、药材等林特基地达到 400hm2,蔬菜基地面积达到 21.3hm2,圣水湖区域内共有休闲农庄和“农家乐”12家,环湖周边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实现了转型跨越和“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总体目标。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圣水湖旅游公司,整合了当地特色“庸”文化,形成了“古韵水乡、风雅上庸”的竹山县生态旅游新景点,吸纳了当地大部分居民在家创业,投入旅游民宿、餐饮行业。圣水湖湿地公园周边环境的改善、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美丽乡村的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市场主体的培育,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促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大发展。成功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绿色乡镇”“省旅游名镇”荣誉称号。

    三、治理成效

    近年来,圣水湖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湿地的生态系统逐渐健康,保护管理水平持续增强,保护与恢复成效日益明显,公园建设特色鲜明。

    1.湿地保护与恢复成效明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通过保护与恢复建设,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稳中有升,水质由原来的Ⅱ-Ⅲ类改善为现在的Ⅱ级以上,部分区域水质达到了Ⅰ类标准。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鸟类由49种增加为89种,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秋沙鸭、鸳鸯等频频出现在湿地公园。

    2.管理机构日益健全、科学管理效率提高。在成立了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后,该局制订了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完善了规章制度,重新规划编制了公园总体规划。在建立上庸管护站点、科普宣教中心、配备巡护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持续增强机构建设,2022年计划争取中央及省预算资金,新建磨滩管护站点1处、苦桃河水质监测点1处,计划新增覆盖公园全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和生物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公园保护管理水平。

    3.湿地周边居民生态文明理念日益增强。圣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产业的发展,让群众看到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通过与当地居民签订社区共建共管公约,让大众在享受湿地公园为当地社区带来福祉的同时,积极参与湿地保护、监管,在圣水湖内形成了联防共管的良性循环。  

    四、经验启示

    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作能取得今天显著的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内完成了,生态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圣水湖湿地的“蝶变计”一是地方政府坚持不懈的决心。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县发展质基础,下定决心,改善圣水湖湿地环境,敢于啃硬骨头,整治污染源头,奋力的守护竹山人民乃至十堰人民的“水井”。二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实施产业转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障了人民的“饭碗”,通过对当地人文历史的挖掘和培育宣传,使全县新增了一张靓丽的风景名片。三是公园发展的科学规划。湿地公园处于山、水、森林的紧密环抱之中,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公园在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养生方面价值突出,是十堰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紧邻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官渡武陵峡桃花源风景区,毗邻武当山、神农架等5A级风景区,优势十分明显。所以正确的顶层设计规划,认真谋划、科学打造、合理利用、前景挖掘是圣水湖湿地公园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