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因水而兴,得水独优,境内江汉交汇,湖库密布。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湖北江河湖库数量优 势转变为“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优势,“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不断重现于荆楚大地。

2022年,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22﹞456号)要求, 各市依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筛选上报美丽河湖案例15个。经组织专家评审,拟将清江等9个水体进行案例展示。 每个水体的展示材料包括对比图片、视频短片和文字说明。如对展示河湖有异议,请以来信、来电反映至省生态环境厅。

联系电话:027-87163365

通联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346号 省生态环境厅流域处 430072

省生态环境厅

美丽河湖——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治理

  • 摘要

    突出问题:

    2021年10月10 日,丹江口水库首次蓄水至170m,其后水库一直保持高水位运行。与原157m 正常蓄水位相比,水库淹没面积增加305km2。环库存在大量消落带土地首次浸没。2021年8-10月入库、出库月平均流量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315.1%和301.5%。汉江陕西出境流量占入库流量近7成,2021年羊尾断面总磷浓度同比升高180%(2020年总磷均值0.025mg/L,2021年均值0.071mg/L),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负荷,对库区水质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历史数据分析,丹江口水库总磷浓度10年来呈逐渐升高态势,尤其是2021年丹江口水库总磷年均浓度达到0.023mg/L,是近10年来的最高值,已经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值(0.025mg/L)上限的92%,存在较大的超标风险。

    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丹江口水库总磷浓度存在较大的超标风险的问题,亲自督办研究解决问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务求实效。市生态环境局丹江口分局、市住建局、市水利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兽医中心、市水产中心等涉库职能部门紧盯问题、强化职能、倒逼责任、严格措施,同时加强部门沟通、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确保整改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如期高质量完成。印发了《“丹江口库区水质存在总磷浓度超标风险”问题整改方案》,确立了目标任务,细化了整改内容和措施,明确了各细化措施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工作有力推进和有效落实。

    二是细化整改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制定《丹江口库区消落带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对库滨带治理工程进行了细化,确定了各段治理长度、新建范围、修复范围等。常态化对官山河、浪河等重要入库支流开展巡查,及时消除涉河问题不良影响,保持对涉库涉河问题违法行为“零容忍、出重拳”。各镇(办、处、区)组织551名护水员、村组干部及辖区警务人员在进行常态化河湖长制工作,及时对辖区河流、库岸线进行巡查清理,清理白色垃圾及水面漂浮物。大力推进环库周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建设,有效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时时掌握环库周动态,确保库区保护工作有力落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绿色防控。继续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巩固全市江河湖库天然水域网箱围网养殖取缔十年禁渔成果,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开展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活动,通过修复被破坏的渔业资源,维持水域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入河(库)排污口整治行动。加强工业污染治理(重点是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乡镇卫生院等)。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要求库区各镇(办、处、区)、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扛起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各责任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制定具体方案,要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明确时间节点,推动工作落实。建立乡镇跨界断面水质月评价、年考核机制,评价考核结果纳入对各镇办处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治理成效:

    据十堰市水质通报:丹江口水库2022年1、2、3月水质为Ⅲ类,4、5月为Ⅱ类,6、7、8月为Ⅰ类,9、10、11月为Ⅱ类,1-11月为Ⅱ类、达到了水质考核目标Ⅱ类。预测2022年全年丹江口水库水质可达到Ⅱ类目标,1-11月总磷浓度0.019mg/L,较2021年0.023mg/L下降17.3%。根据胡家岭自动站数据,2022年1月1日—9月5日,库区总磷平均浓度0.020mg/L,水质Ⅱ类;2022年1月1日—12月20日,库区总磷平均浓度0.019mg/L,水质Ⅱ类,较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巡视时下降5%。通过二个多月的巡视反馈问题大力整改,实现了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确保了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经验启示:

    丹江口市党政领导面对输入性因素造成的丹江口水库总磷超标风险,不等不靠,不强调客观原因,积极主动作为,体现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担当。


  • 丹江口库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

    一、全力保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性控制工程,2005年9月开工,2009年6月完工。坝顶高程由162米增加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增至319.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市移民奉献巨大,先后两期移民26万人,淹没土地455平方公里,占整个库区1050平方公里的43%。淹没的人地房三大指标占湖北省二分之一以上,是全省淹没面积最大、搬迁安置人数最多、移民工作任务最重的县(市)。

    为了守护“一库好水”,丹江口市坚决当好时代“守井人”, 多年来,始终把保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作为第一政治责任、第一政治任务和重要历史使命,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全面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十大行动,确保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地面水国家标准II类以上。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已累计向北方供水495亿立方米,惠及北方受水四省市6900多万人。

    一是开展开展重点行业治污减排行动。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市总面积的59.4%),对库区临水1公里范围内实行永久性保护,禁批禁建一切项目。大坝加工工程实施以来,先后关改搬转冶金、化工、水泥、电石、造纸、钢铁、电解铝等企业166家,为此,丹江口市年减少产值150亿元,永久性减少税收9亿元同时,严把环境准入关,拒批不符合水源地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200多个

    二是开展网箱养殖清理行动先后共投入6亿元,清理网箱12.1万只、库汊10.75万亩,实现湖库拆围清零。严格落实“十年禁渔”令,5288只锁定船只全部处置到位,上万渔民转产上岸。关停迁移船舶修造厂8家,关闭客货运码头4座。自2016年起,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000余万元,投放“青、草、鲢、鳙和鲌鱼等各类鱼苗1.5亿尾,保护库区水生生物多样性,鱼类达70种,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

    三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推行“两清两减”(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减少农药、减少化肥),全市年农药使用量与2016年比下降20%,化肥使用量减少3.5%。划定畜禽养殖“三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禁养区内50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关闭搬迁,限养区和适养区内198家养殖场完成改造升级。

    四是开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提能行动。投资8.4亿元,先后建成了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以上排放标准)、7座城镇垃圾填埋场和10座垃圾中转站;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资1.74亿元,对全市194个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实现“镇镇建有污水处理厂、村村建有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启动实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五是开展绿满丹江口行动。加大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力度,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林木采伐,累计封山育林270万亩、营造林65万余亩、建成库周生态隔离带10.7万亩,完成长江(汉江)两岸生态修复17.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7%。全市现有生态护林员1800名,314.7万亩林地资源得到有效管护,生态修复成效明显。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全市林地面积由165.5万亩增长到216.2万亩,森林蓄积量由624.2万立方米上升到1209.9万立方米。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快速增长的森林资源极大提升了空气净化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也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目前涵养水源相当于6座中型水库库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动植物种类、种群明显上升。全市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环境明显改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全市脊椎动物达到36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5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

    六是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行动。建成48个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累计治理小流域59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1645平方公里下降至776.4平方公里。

    七是开展入库河流水质持续提升行动。实施官山河、浪河等“五河治理”,治理河流总长64.3公里。针对官山河、浪河水质波动和库区水环境治理,我市积极开展库区水质提升攻坚行动。投资3.8亿元实施城区、官山河、浪河三大水质提升工程。对城区及主要入库河流进行全方位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提升入库河流水质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能力。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基础上,再投资1.86亿元,拟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污水零直排工程。全面实施库区船舶油改电工程,减少船舶对库区的环境污染,推进“绿色航运”。截至10月底,分别完成管网建设5.5km、34.6km、21.3km,所有主管网工程已全部完工,入河污水搜集率大幅提高。扎实开展了库区打违治乱、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市291个涉水违法建筑,110家养殖场(户)新建和改造养殖粪污设施全部整改完成。同时,累计清除弃土弃渣130万方,清理线下废弃网箱3000平方米、垃圾2350吨,恢复岸线76公里、防洪库容2230万方,复绿库岸37万平方米,得到长江委、省水利厅的一致好评。

    八是扎实开展“守好丹江口一库碧水”专项行动问题整改。长江委交办我市的16个及自查的12个涉库项目已全部完成整改;长江委交办的820个疑似点位中共核实问题256个,交办点位外共核实问题63个,截至4月1日,水位161.57米以上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九开展库区水环境联合监管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全市共明确市级河湖长20名、河湖检察长20名、河湖警长17名、镇级河湖长96名、村级河湖长160名、河道管理员157名,设置护水员公益岗278名,负责市域内114条大小河流的常态化巡查。开展库区垃圾清漂,实施丹江口库区垃圾清漂及处理项目。配置2艘自动机械清漂船,村村都有清漂护水队。建设库区安保天网工程,融合生态环境监测、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地灾防治、渔政执法、海事执法、水政执法、景区监测、大数据中心等11个市直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实现73万亩、2443公里的库岸线全覆盖,违法行为24小时智能预警。

    十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行动。开展生态环境工作常态化绩效考核。严格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把生态环境工作纳入各地及市直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压实环境保护责任。全市80%的镇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16个),194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十堰市级生态村。2015年荣获首届“中国好水”水源地称号,2019年被评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0年10月,丹江口市作为湖北省第一个县(市),入选第四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通过努力,多年来,丹江口市地面水4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II类以上,优良率长期保持在100%,其中丹江口水库年均水质常年保持在地面水II类以上,其中106项水质指标达到I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丹江口水库和主要入库支流—浪河和官山河水质总体良好,但也存在汛期强降水后部分月份超标的情况,夏季水华现象暴发。2021年6月以后,汉江上游遭遇20年一遇的大洪水,输入库区的氮、磷等污染物质较常年显著增加,丹江口库区试蓄水170后,在2021年9月到2022年3月之间,库区总磷持续超标。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大力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浪河、官山河水质提升工程。该工程实施完成后,浪河集镇及周边区域、六里坪集镇及周边区域污水将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显著减少污染物入河入库量;显著提升浪河和官山河入库回水区水华应急处置和监测预警及防控能力。

    二是实施农村污水零直排工程。在我市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基础上,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再投资1.86亿元,用3年时间,实施完成农村污水零直排工程,防范和减少农村面源污染,降低氮磷入库。

    三是加强库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我市将持续加强库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治理等工作,不断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四是制定了丹江口市入库支流回水区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能力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防范水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