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登录 注册 繁体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扎实推进净土行动  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 厅办公室  万刚

发布时间:2022-09-30 15:03 来源:厅办公室

扎实推进净土行动  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 厅办公室  万刚

发布时间:2022-09-30 15:03 来源:厅办公室

扎实推进净土行动  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 厅办公室  万刚

扎实推进净土行动  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学习《土壤污染防治法治》心得体会

厅办公室  万刚

土壤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环境质量关系到民生福祉、生态安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依法保护土壤环境,是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重大民生工程。结合我省实际,就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法》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净土保卫战,提几点建议和思考。

完善保障法律实施的制度措施

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相关配套政策、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等,保障法律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捋顺职责分工,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健全涉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地块设置管控要求,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更加注重污染防治关口前移,斩断污染来源。

增强土壤监测与执法能力

严格《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建立土壤污染联合执法机制,健全监管部门间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有效整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调查成果,为增强日常监管执法效力提供保障。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或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把关,依法查处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或填埋,以及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逃避监管的方式向地下排放污染物等行为。

健全耕地土壤污染状况监测网络,依据自然状况、种植模式、作物种类等条件,科学设计土壤污染状况监测点,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努力实现对重点区域、主要类型土壤环境监测全覆盖、长期、持续监测。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与省级地方大数据平台建设有机结合,探索构建土壤污染趋势预警和超标预警体系,确保污染发生及时提醒、有效防范,不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风险预警能力与处置水平提升。

加大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科技创新体系,集成优势科技资源,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风险管控及修复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注重吸收借鉴外国成熟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经验、法规体系、标准和修复技术。积极研发适合我国土壤污染特征、更好满足国内各个地区需求的修复技术,加快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技术研发、应用体系。进一步加强地方环科院所建设和监测站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素质过硬、力量充足的土壤污染防治专业队伍。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支持监测预警网络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污染治理修复工程等方面,对无法认定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的土壤污染修复等予以倾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完善土地污染防治投融资机制。因地制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事后补贴等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创新金融、保险、税收等支持政策,对开展地块污染治理的经营主体或市场主体优先实施信用担保、贴息贷款或税收减免,完善地块污染防治保险产品和服务。积极扶持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项目。

鼓励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

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法宣传教育,探索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形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制定并主动向社会公布省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在制定土壤利用规划、修复计划等过程中,采取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组织专家咨询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通过引导社会公众广泛、深入参与,不断浓厚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